行業新聞
“一種新型環保PS球”摘得第二屆“國家大學科技園杯”特等獎
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二屆河南省“國家大學科技園杯”科技創新大賽上,河南科技大學的學生創業項目“一種新型環保PS球”獲得特等獎,是河南省一個榮獲特等獎的項目。該項目也獲得省內兩家投資擔保公司共300萬元的創業資助資金。
小小鋼球緣何能獲得科技創新特等獎并獲得300萬元創業資助資金?它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?5月6日,我們走進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,了解小鋼球背后的故事。
新突破 小鋼球有大市場
眼前的一種“新型環保PS球” (以下簡稱“PS球”)直徑僅有0.1毫米至6毫米,看起來像是普通鋼珠的“微縮版”,卻凝聚了研究團隊的許多心血。該項目由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、博士后閆焉服帶隊,來自該學院及經濟學院的趙快樂、盛陽陽、姜永華等幾名學生作為研發隊員,歷時一年多合作研究而成。
2009年,閆焉服所在研究團隊發現:用廢鋼渣做原料的“PS球”可作為鑄造用砂、新型磨料、過濾介質、防滑路面等材料,且在國外已廣泛使用,而國內使用的“PS球”幾乎全部來自進口。
閆焉服介紹,我國每年鋼渣產量約是8000萬噸,大多數采取填埋處理,利用率僅有10%。如果將廢鋼渣變為“PS球”,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,而且“身價”能翻10倍。目前進口“PS球”的市場銷售價格每噸約1000至1800元,國內自主研發推廣后,預計價格會降至每噸500至800元,利潤空間大。
2009年6月,閆焉服將這個想法立項,和學生們一起開始了研發之路。
零起步 辦法總比困難多
由于該項目沒有先例可供參考,閆焉服和他的團隊必須摸著石頭過河,但是他們毫不畏懼,干勁十足。他們堅信,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,什么都不是難題。
試驗時,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優化設備結構,不斷調整“PS球”制備工藝,從而使產品達到Z佳性能。在試驗過程中,由于熔煉后的鋼渣溫度有上千度,制備“PS球”時鋼渣易噴濺,雖然采取了一定的防護措施,但是他們的衣服仍被燙得“千瘡百孔”,每個人的手背、胳膊、脖子上都有燙傷的痕跡。
“受些傷,燙壞幾件衣服不算什么,對我們來說Z大挑戰是如何順利獲取研究信息。”趙快樂說。
趙快樂說,在前期的市場調研階段,僅靠打電話獲取企業和廠礦的市場信息極其有限,他們就登門“拜訪”。他們都是未跨出校門的青澀學生,一些大廠礦常常將他們拒之門外,有時還會遭受冷言冷語。
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從市場調研到設備試制,經過反復試驗和不斷調整,2010年6月,批“PS球”出爐了……
結碩果 獲百萬資助資金
2010年7月,在第八屆河南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上,他們從省內61所高校的3000多支創業團隊中脫穎而出,榮獲金獎。
2011年3月,該項目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
2011年4月,在第二屆河南省“國家大學科技園杯”科技創業大賽上,經過項目展示、封閉答辯、專家評議等階段,該項目Z終榮獲特等獎,并得到300萬元的創業資助資金。
得知獲獎后,大家抱作一團,喜極而泣。那一刻,他們在乎的不是獎項和獎金,而是對團隊勞動成果的肯定、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肯定。
“大學生缺乏的不是創業能力,而是創業創新的勇氣和行動。創新之路是艱辛的,創業也難免遭遇坎坷,但前途是光明的。”閆焉服如是說。 (洛陽日報)
小小鋼球緣何能獲得科技創新特等獎并獲得300萬元創業資助資金?它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?5月6日,我們走進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,了解小鋼球背后的故事。
新突破 小鋼球有大市場
眼前的一種“新型環保PS球” (以下簡稱“PS球”)直徑僅有0.1毫米至6毫米,看起來像是普通鋼珠的“微縮版”,卻凝聚了研究團隊的許多心血。該項目由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、博士后閆焉服帶隊,來自該學院及經濟學院的趙快樂、盛陽陽、姜永華等幾名學生作為研發隊員,歷時一年多合作研究而成。
2009年,閆焉服所在研究團隊發現:用廢鋼渣做原料的“PS球”可作為鑄造用砂、新型磨料、過濾介質、防滑路面等材料,且在國外已廣泛使用,而國內使用的“PS球”幾乎全部來自進口。
閆焉服介紹,我國每年鋼渣產量約是8000萬噸,大多數采取填埋處理,利用率僅有10%。如果將廢鋼渣變為“PS球”,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,而且“身價”能翻10倍。目前進口“PS球”的市場銷售價格每噸約1000至1800元,國內自主研發推廣后,預計價格會降至每噸500至800元,利潤空間大。
2009年6月,閆焉服將這個想法立項,和學生們一起開始了研發之路。
零起步 辦法總比困難多
由于該項目沒有先例可供參考,閆焉服和他的團隊必須摸著石頭過河,但是他們毫不畏懼,干勁十足。他們堅信,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,什么都不是難題。
試驗時,他們需要通過不斷優化設備結構,不斷調整“PS球”制備工藝,從而使產品達到Z佳性能。在試驗過程中,由于熔煉后的鋼渣溫度有上千度,制備“PS球”時鋼渣易噴濺,雖然采取了一定的防護措施,但是他們的衣服仍被燙得“千瘡百孔”,每個人的手背、胳膊、脖子上都有燙傷的痕跡。
“受些傷,燙壞幾件衣服不算什么,對我們來說Z大挑戰是如何順利獲取研究信息。”趙快樂說。
趙快樂說,在前期的市場調研階段,僅靠打電話獲取企業和廠礦的市場信息極其有限,他們就登門“拜訪”。他們都是未跨出校門的青澀學生,一些大廠礦常常將他們拒之門外,有時還會遭受冷言冷語。
辦法總比困難多。從市場調研到設備試制,經過反復試驗和不斷調整,2010年6月,批“PS球”出爐了……
結碩果 獲百萬資助資金
2010年7月,在第八屆河南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上,他們從省內61所高校的3000多支創業團隊中脫穎而出,榮獲金獎。
2011年3月,該項目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并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
2011年4月,在第二屆河南省“國家大學科技園杯”科技創業大賽上,經過項目展示、封閉答辯、專家評議等階段,該項目Z終榮獲特等獎,并得到300萬元的創業資助資金。
得知獲獎后,大家抱作一團,喜極而泣。那一刻,他們在乎的不是獎項和獎金,而是對團隊勞動成果的肯定、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肯定。
“大學生缺乏的不是創業能力,而是創業創新的勇氣和行動。創新之路是艱辛的,創業也難免遭遇坎坷,但前途是光明的。”閆焉服如是說。 (洛陽日報)
發布時間:2011-05-09